济南铁路局

一看就知道这是党员干的活儿

字号+作者: 来源: 2016-09-27 09:51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还引导我们打开“立标打样”的最美视角一看就知道这是党员干的活儿近日,一篇来自人民'...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还引导我们打开“立标打样”的最美视角

一看就知道这是党员干的活儿

近日,一篇来自人民网《中国高铁标准成为世界标准》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其中有句“得标准者得天下”,不仅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还启示我们打开一个“立标打样”的最美视角:看看那些立足岗位、恪尽职守、时时处处坚持作业标准化,为职工群众立标打样的共产党员们,看看他们怎样以“标准”作为确保安全生产、开展优质服务的行为准则,围绕“三化建设”,弘扬济铁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带头示范,为党旗增光添彩

电力机车司机曹泽

简明易记好掌握的操纵法

记者解稳路  通讯员尚瀚鹏

大功率HXD3C型电力机车的广泛使用,让济南机务段机车牵引旅客列车像是“大马拉小车”,这给乘务员平稳操纵提出了新课题。这个段客运车间电力机车党员司机曹泽,利用业余时间苦心钻研业务知识,并结合工作经验编写了“1-2-1操纵法”,难题迎刃而解。

“现在的电力机车功率大,一不注意,旅客列车就很容易造成‘冲动’,有可能发生旅客头碰破、餐车锅碗瓢盆打碎、方便面烫伤旅客等情况。”曹泽深知自己作为一名火车司机的职责,他说:“旅客选择咱铁路出行,咱要绝对保护旅客的安全,决不能辜负旅客的信任!”

可解决列车冲动问题对1994年当兵转业的曹泽来说可不是那么简单。自2006年他开上电力机车以来,机车构造、电力机车总体、机车走行部构成、机车连接方式,曹泽都从头学起。一段时间里,他从段技术室、教育科借来有关机车专业的一些书籍进行认真学习,还从书店买了一些电力、机械方面的基础专业书籍,用他的话来说要想解决它就要先了解它。

除了看书,曹泽更多是开车、摸车,把书本知识转化在生产实践上。当他感觉书本知识基本牢固以后,从今年3月开始,曹泽除了担任自己的值乘任务外,只要时间允许就会上线添乘,熟悉车辆的同时也会观察其他同事的驾驶习惯,并逐一记录。3个月的时间,他最终形成了数万字的行车笔记,并让他对列车产生冲动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原因知道了,曹泽对症下药,提出详尽的解决办法,撰写了近万字的理论文章。但是当同事们看到那十几页还附带分析表格的解决办法时,纷纷摇头,他们表示:太难记了,列车操纵分秒必争,到了关键时刻这么复杂谁也想不到这么多,更不要说做到了。

曹泽自己确实懂了、明白了、找到了好方法,可是同事们不明白,不能运用到生产实践,眼看数月的辛苦付之东流,不服输的曹泽,又努力寻找如何让同事们记得牢,又易操作的简明方法。

于是,他有时间就和同事们讨论、交流,终于形成了“1-2-1操纵法”:下坡道需要加载进级时用“1”;上坡道需要加载进级时用“2”;平道上加载进级时用“1”,各数字含义附有不同操作方式的内容,简单易记好掌握,为确保旅客列车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帮助。
  这一作业法推出后,受到同事们的高度赞扬,今年还被评为段“党内优质品牌”。自此,这个段机车乘务员在趟车作业中大大减少了列车“冲动”,为广大旅客提供了更舒适的旅途服务。

客运主任程玲

多问一句 多跑一步

特约通讯员仉孟

程玲,是兖州车务段安全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枣庄西站客运主任。去年,在她的带领下,车站的“亦家”品牌被路局评为“十佳服务品牌”。

两年前,程玲从兖州站调入枣庄西站。为了尽快融入到新的工作中,她发挥女同志“婆婆嘴”的优势,工作中多说一句、现场区域多跑一步、作业流程多提示一遍,保证安全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为摸清车站客流情况,她上班请教老职工,组织运输方案,下班去车站周边走访营销。为了工作,顾不上孩子和家人,两年来她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

今年“5.15”调图期间,枣庄西站客运任务由45列增至59列,且主要分在11时40至14时40、18时25至22时27、4时至7时30分“饭点”及精力疲乏的时间段上。加之枣庄东站新增客运业务,抽走8名客运人员前去增援,这个站面临人员严重不足、车流密集、客流骤增等诸多的实际困难,她迎难而上,及时组织客运业务骨干排查分析调图期间可能存在的各项安全风险项点,认真仔细地分析调图的难点,并制定对策,细化分工岗位到人,责任到岗的趟车组织方案,组织客运作业区人员提前学习,同时利用交接班会进行提问,确保职工对调图变化特点、难点掌握熟练。

工作中尽职尽责,认真对待每一位旅客的求助问询,不推托,不畏难,确保旅客满意安全出行。客流高峰时,程玲经常通过手势、口说同时解答多名旅客的问题,一天下来从候车大厅到售票厅、站台来回不下六七十趟。处理旅客求助数十起,回答咨询数百次,一个班下来口干舌燥腰酸背痛。

5月2日8时左右,程玲接到北京至温州K101列车长的求助电话,车上有名到枣庄西的男性旅客,神情恍惚,举止异常,有犯精神病的倾向,请求增加人力接站,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程玲迅速反应,制定服务方案。列车到站后,程玲将这位又高又壮的旅客接到办公室,进行安抚,稳定其情绪,并动之以情耐心问询相关情况,并买来热饭,端上开水,后与家人联系,将这位旅客安全接走。

5月27日,程玲听到售票员汇报,一位91岁的老人独自一人购买了去兰州的车票。她立即赶到候车室,经过细心查找,终于见到这位老人。程玲把老人领到重点候车区,一边耐心安抚他,一边安排值班员详细询问老人的具体情况,并通知他的家人。原来老人因家庭琐事和家人吵架,一时想不开,离家出走,家人正焦急万分,四处寻找,得知老人在火车站安然无恙,都非常高兴。程玲为旅客精心、热心地提供标准化服务,受到了旅客的高度赞扬。

焊轨车间工艺主管工程师陈海田

非要找出2毫米的差距不可

通讯员陈龙 李光明

陈海田,共产党员,34岁,现任济南工务机械段桑梓店焊轨车间工艺主管工程师,年龄不大,但在焊接设备调试和焊接参数调整方面造诣颇深,许多老同志都会跟他“请教一番”。

焊接方面的小有所得反映了他的不懈努力,当然,这跟他在工作中的执着和倔强大有联系。

有这样一件“小事”,让包括瑞士专家在内的人对陈海田刮目相看。有一次,新轨入厂进行试焊,焊头的轨底错边量总是超标2毫米。瑞士专家认为设备没问题,是在工艺参数上的人为调整误差造成的。陈海田不信:“操作没有问题,这2毫米误差肯定出在设备上!”他愣是一天一宿没合眼,找出了误差是由于设备的轨腰夹持高低误差造成的,属厂家安装问题,与“人为操作”无关。

其实,陈海田也曾是“菜鸟”。2004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焊轨厂,在当时来说,由于国内钢轨闪光焊处于起步阶段,从事钢轨焊接的工作绝对算“高科技”工种:设备是乌克兰进口的K系列焊机,焊接精度要求高,焊接程序仅数字变量就有50多项……诸多的难题让这个刚刚参加工作的高材生手足无措、苦恼不堪,不少人都对他说“这个活不易干,光焊机就得研究半年,你这个大本生还是换个岗吧!”听了这话,陈海田的倔强劲上来了:“别人能干,我也能干,我这个本科学历可不是虚的!”没事的时候,他拿个小本子四处记录学习,哪怕是焊机操作面板的英文按键,他都小心地抄写下来,等下班回去查询含义,实在不懂才去问老师傅。凭着坚韧不拔的秉性,他逐渐摸透了进口焊机的性能,熟悉了整个焊接操作流程。

铁路用钢轨在各大钢厂出厂时是100米的短轨,经过桑梓店焊轨车间的4次焊接成为500米长轨。钢轨的焊接参数,因钢轨母材的品牌、种类、批次等不同需要经常调试,而山东省内庞大的用轨量,可以想象陈海田焊接调试的巨大工作量:不同焊轨流水双线19套型式检验,每年约做30余次生产检验。他执意要把每次调试参数和焊接效果记录下来,这样就能为以后的参数调整提供参照和思路。单单这样的焊接参数记录,陈海田就存放了满满一柜子。

陈海田用责任与担当诠释了一名钢轨焊接工作者的平凡与最美,2010年,他被评为段“先进生产者”;2011年,被评为“路局科技拔尖人才”;2016年他所在的桑梓店焊轨车间成立的“知行创新工作室”获得段“党内优质品牌”称号。

职教科实作教员林鹤勤

推行标准化的教书匠

记者张汝峰  通讯员杜斌

在青岛供电段,要说谁教出来的学员最多,那一定是职教科实作教员林鹤勤。因为每年来的新职工都是他带,职工岗位资格培训也是他教,可以说他的学生遍布全段各个班组和岗位。

林鹤勤今年45岁,是全段有名的技术能手,1993年退伍参加铁路工作后,在短短5年内,便取得了全局供电系统接触网比武第一名、全局供电专业电力比武第二名等好成绩,荣获路局“电力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但每次提及,林鹤勤都会不好意思地说:“我学历低,平常再不多下点功夫,怎么对得起这份工作。”

2011年,拥有丰富接触网现场作业经验的林鹤勤调往职教科担任教员。初登讲台时,他感觉自己好像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浑身有劲却怎么也使不出来。比如,自己总结了许多检修经验,但面对众多学员,竟像“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就是倒不出来。

为了能尽快胜任“教书匠”这个新角色,他开始勤奋学习。他的床头经常放着专业书,除了正常的备课,就是摘抄资料。每天他都会拿出两个小时进行理论补强,通过要点标注、细化描述,把多年来的现场经验与理论相融合,让许多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特别是在概念、定义的讲解上,他总是结合实际,把单调的文字变得更具体、更形象。教学方式的改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次学员培训,成绩达标率都保持在100%。

林鹤勤常说:“培训对象不同,大家需要的知识点也不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让授课有针对性,培训才能有效果。”为了能够让新入职的学员尽快掌握检修工艺和标准,他将大量常用数据整理摘录出来,形成新学员学习要点。为适应班组长培训的层级需求,他根据实际抢修案例,细化检修工艺和现场组织,制定出应急抢险训练法。为使职工在技能提级后真正胜任新身份,发挥新作用,在既有培训模式下,他整理出了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三个层级的必知必会。多年来,他整理的笔记有20多本,制定的培训方法可以适应20多个工区。

在职工眼里,林鹤勤是个非常负责的好老师,培训考试上一视同仁。无论天气多炎热,他都会在实作现场,手把手地教,对每个实作科目亲自示范。有时,学员抱怨天热不愿上支柱,他就说:“现在不让你们练,等到了现场你们就会戳我的脊梁骨。”然后他就站在支柱下,一直督促着学员完成科目。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每每说到自己的工作,林鹤勤就会这样说:“只要能让职工在培训中有收获,我心里就有种幸福感。”

线路工区工长兼党支部书记梁刚

只要他在,难题迎刃而解

特约通讯员李震

“少说多干,标准即为‘钢性’。这就是梁刚的特点。”这是兖州工务段泗水线路车间主任白希杰对梁刚的评价。

去年7月29日,由于表现突出,入路三年、年仅28岁的党员梁刚凭借着他的“钢性”原则,担起了兖州工务段泗水线路车间鲁舒线路工区工长兼党支部书记职责。

面对全新的挑战,他每天下班就“泡”在工区办公室里,埋头“啃”工务设备、标准化作业相关知识。阅读专业书籍、模拟技术员、上网查阅资料、借鉴外单位经验,不断适应新设备掌握新技术,并严格落实作业标准消除故障隐患。

去年11月,职工王东磊在鲁舒站63号道岔作业过程中遇到了难题,由于该道岔年限较长,基本轨轨距、支距偏大,需要进行道岔改道作业,他担心作业不标准影响安全,便请梁刚来处理。

梁刚到达现场后,首先站在20米以外目测线路方向,然后利用量具进行测量,制定出整改方案,然后强调了道岔作业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10分钟后,道岔基本轨轨距、支距等各项指标均合格。“只要梁刚到场,难题就能迎刃而解。”王东磊高兴地说。而梁刚说,干好这活前提就是“死认”标准。

在鲁舒站的道岔联合整治中,梁刚负责站内的工务设备安全。5天时间内要把49组正站线道岔检修一遍,而这类道岔技术含量较高,且维修检查安全风险大。梁刚提前3天到站,按标对这些道岔设备进行全面逐一摸底,并上网查阅该道岔的维修养护知识,打好“提前量”。5天施工期内,每次施工结束,他都要认真检查一遍,保证了任务的圆满完成。

7月20 日10时,鲁舒村小时降雨量达到出巡警戒值。梁刚带着职工张坤、防护员王启波迅速登记要点出巡。13时,当他们巡查至兖石线下行59km+300m处时,梁刚发现积水已经没过路基排水沟,立即警觉起来,他立即用对讲机通知驻站联络员登记封锁线路,同时逐级汇报,段包保领导随即赶赴现场,并启动防洪预案组织抢险。经过半个小时的紧张奋战,道床积水全部排出,成功战胜了水害,梁刚和职工们的衣服都已湿透。

“他学业务肯钻,执行标准够严,这在班组乃至车间里都是比较突出的。每次培训回来,梁刚总会利用现场作业传授、运用新技术,带动整个工区学标对标。”车间党总支书记李玉平说。

在抓新职工学业务上,梁刚有一套。职工李家辉和任志方刚转正,业务技能在工区相对薄弱,梁刚便让任志方当工区学习委员,李家辉当材料管理员。梁刚介绍,这两个角色有助于严格落实作业标准。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他俩自学、互学,结果业务水平很快就上来了。

调车长庄严

整套作业一气呵成

通讯员张健 许冉

“不畏艰难,奋勇争先。”这是庄严入伍时面对军旗的郑重承诺。如今,他已是济南车务段济南南站调车长。自2013年退伍后,他在调车这个岗位上严格标准化作业,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永不褪色的承诺。

庄严是党员,他带领的调车乙班是清一色复退军人,平均年龄只有25岁,工作时间最长的也不过3年。车站曾经担心这帮年轻小伙子工作经验少,技术业务有差距。庄严找到站领导立下军令状:给我一年时间,把这个班组打造成一个先进集体,实现不了承诺,甘愿受罚。

为了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庄严利用作业间隙与同事们相互探讨和交流业务。下班后,他又组织职工自学,重点学习调车以及运输组织方面理论的知识。每逢当班空闲,他们又自发组织进行调车作业模拟演练,提高班组成员应急处理能力和作业能力。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和磨练,班组的整体业务能力进步显著,每次在车务段的抽考时成绩均保持在99.8分的成绩,班组在车务段的模拟演练中始终名列前茅。

深厚的业务功底也提高了班组的作业标准和处置能力,8月份的一次调车作业中,当班连接员在计划编开军用列车的作业中,遇到13号钩和17号钩几次都没有挂妥。庄严及时赶到现场,经过仔细观察,做好防护,重新调整钩位,重新连挂,一次挂妥,整套作业一气呵成,操作误差不超过1厘米,保证了军用列车的正点发出。

日常作业中,他坚持每批作业、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去做。每批作业结束,庄严都带着大家对作业环节进行交流和探讨,对作业中的问题进行点评。

8月7日顶送车辆去水泥厂送车,在杨庄村附近,由于视线不好,一个行人的躲避动作引起了连接员朱高举的注意,他立即通知庄严减速。紧接着一辆汽车从胡同里开出来直接开到线路内,危急时刻朱高举按压紧急停车键停车。这时,车列距汽车仅有12米的距离,由于减速及时,采取措施得当,防止了一起严重的路外伤亡事故。“我们抓安全没有什么诀窍,靠得是扎扎实实的干活,靠得是从严落实作业标准,靠得是班组的团队意识。”每当有人问起庄严安全诀窍时,他都会这样说。

8月份车站任务多,加上重车严重积压,每天现车在270车以上,待送车保持在80车以上,车站运输组织和调车压力陡然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庄严一拍胸脯: 急难险重党员先上,就是拼也要把待送车降下来。冒着近40摄氏度的高温酷暑,庄严奔波于调车场、专用线,用严格的标准化作业确保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1.晨星资讯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晨星资讯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晨星资讯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晨星资讯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晨星资讯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