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

雪域高原写忠诚

字号+作者: 来源: 2017-03-28 11:1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记中铁十五局二公司总经理助理、青海共玉项目部经理李迎光本站消息初识青藏高原,牦牛、黄羊、野驴、苍鹰,雪域一望无垠;初到青藏高原,缺氧、严寒、干燥、不'...

记中铁十五局二公司总经理助理、青海共玉项目部经理李迎光

本站消息初识青藏高原,牦牛、黄羊、野驴、苍鹰,雪域一望无垠;

初到青藏高原,缺氧、严寒、干燥、不适,头顶茫茫天际。

对于人类而言,海拔4000米以上是生命的禁区。因为在这个高度,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30%左右。然而,正是在这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冰天雪地,有这样一群人,从2013年起,他们在海拔4800米的巴颜喀拉山脚下安营扎寨、劈山筑路,凿冰取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呆就是三年。他们是为建设共玉公路的中国铁建十五局集团中铁十五局二公司共玉项目团队。

我们的主人公——李迎光就是这个团队的领头人。

缺氧不缺精神 海拔高追求更高

共玉公路路线全长633公里,是连接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省区最便捷跨省通道,对推进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实现藏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中,中国铁建十五局集团中铁十五局二公司共玉公路D4标工程以40公里的分离式路基为主。在内陆,这样的项目应该算不上难。而在4800的高海拔地区,稀薄的氧气和高原冻土却让人望而生畏。

2013年9月,李迎光立下军令状,亦然担起了青海共玉公路4标项目经理的重担。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立下军令状不久前,李迎光还在郑州接受第11次淋巴癌化疗。虽然抑制住了病情的发展,但身体并未完全康复。

听说他要带领团队驻扎无人区,大家心里还真是捏了一把汗。

李迎光怎么会不了解同志们的顾虑。但细细想来,这些年,他们在地区市场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人脉,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怎么还有躲着走的道理?就这样,他义无反顾背上行囊,踏上征程。

海拔4800米的巴颜喀拉山脚下,空气稀薄、气候酷寒,一年之中竟有八九个月时间飞雪不断,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5摄氏度,一般人快走几步就会感觉到窒息的胸闷、头晕目眩。这里许多雪山有经年不融的积雪,有效施工周期每年只有区区的5个月。

初到工地,同志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加之劳累、失眠,甚至出现了幻觉。李迎光也不例外,但他仍然选择了坚持。有时候疼痛遍布全身,汗水顺着额头流淌,不得不靠吸氧才能入睡。为了控制病情,他不惜“以毒攻毒”,闭着眼睛、硬着头皮喝下那黑黝黝且散发着怪味,用断肠草、蝎子、蜈蚣等熬制而成的药水。

他带领团队凿冰取水、测量放线,在常人走上几步就会头晕目眩的巴颜喀拉山脚下,硬化场地、搭建站房,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建起了供氧、供热、医疗、后勤保障系统齐全的项目部驻地,按期建成了混凝土拌合站、水稳站、沥青拌合站。

科技攻关助力 巧解冻土难题

公玉公路路基设计采用片块石通风路基施工技术,该技术利用自然界的冷量,通过片石块传递到路基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热开关”,冻土的融冻效果弱化,以保障路基的稳定性。

但问题是,全世界谁也没有在这种地段修筑通风路基的经验。

“别人没有修过的路,我们来修!”面对冻土路基处理难题,李迎光无法退缩,更不能退缩。他决心用科技的利剑攻克冻土施工难题。

2015年,李迎光带领团队与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联系,共同合作进行科技攻关,通过数学模拟摸清了碎石降温的机理。通过大量的试验,在日常频繁的观测中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填补了高原高速公路通风路基施工的“世界性”空白。项目部片石通风路基被青海省树立为样板工程,获得奖励100万元。

高原冻土地区的钻孔桩非常难打,由于地标浅层有不同深度的冻土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产生冻胀和融化,极易造成塌孔。对于10米以下的小孔来说,施工中问题不大,但是深度达到30多米的深孔,稍有不慎,温度上升0.5度,表面冻土融化,就会造成塌孔,导致无法下钢筋笼,许多工序将前功尽弃。

经过仔细研究,进行方案比选,李迎光和他的团队确保了每个工序的有机快速链接,24小时进行扎空作业,成孔之后用最快的速度下钢筋笼,控制土层表面温度,最终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业主连续四次组织全线施工单位到项目部观摩路基施工、边坡绿化,及水稳层、沥青面层施工,项目部成为共玉公路全线标杆。

团队文化聚人心 握指成拳创效益

李迎光的电脑中保存了不少以往获奖的照片,小到个人获得的劳动模范,大到项目获评省优、国优,甚至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每次向他人介绍,“你看,这是我们在云南获的奖,这是我们取得的最高荣誉”。

细心的人会发现,李迎光说话多数用“我们”,而很少说“我怎样,我如何”。

“今天谁感冒了,这段时间谁的工作压力大,这些都不能不掌握”,作为一个高原团队的带头人,李迎光深知在4800米这个海拔,一丁点细微的情况如被忽略,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一次,一位职工的母亲病重,面对高额的医疗费急的团团转。本来就身处高原状态欠佳,身体很快消瘦了下来。

李迎光似有察觉。一番打听之后,他立即下山将自己治病的钱取了出来,买好机票后又连夜上山,“这个先拿去救急,急事急办,你赶紧回家。”清晨,下山的汽车马上就要出发,他还是忍不住上前再“啰嗦”一句:“兄弟,回去好好照顾咱妈,有事一定给哥打电话”。

职工们反映,像这类事情不止一次。他总能在大家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用他们朴实的话语来表达,就是“跟着李迎光干,没错!”

三年多来,一张扎实的创效清单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个团队的奋斗足迹。

2013年,李迎光带领团队因地制宜优化临建方案,节约开支150万元,获得业主奖励60万;2014年优化借石填方方案,增加效益200多万;2016年优化沥青路面配合比,在满足马歇尔试验各项指标的情况下,节约开支100万元;开工以来,李迎光带领团队创誉创效,安全质量进度一路全线领跑,在业主各项评先评优活动中获奖243万元。

……………………

2015年,李迎光获中铁十五局二公司企业发展特殊贡献奖。回到高原,他将个人获得的20万元奖金全部分给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有人说他傻,但他认为:“有活就该一起干、有苦就该一起吃、有奖就该一起拿!”

“雪域百战穿金甲,共玉不通终不还。”出征青海共玉公路之前,李迎光曾借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表达自己的决心。

三年后,各种荣誉、掌声、鲜花接踵而至,同事们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下。而他却早已开始为下一个市场谋划。

有人说,高原地区的人是靠信仰活着。而李迎光的信仰就是作为一名项目经理为企业创誉创效的天职。其实他也有一点“私心”,那就是让这些高原上下来的兄弟们能够有机会好好地调养一下。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二公司 党委宣传部)

1.晨星资讯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晨星资讯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晨星资讯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晨星资讯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晨星资讯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