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

又见那群可爱的人

字号+作者: 来源: 2017-04-13 19:1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城轨工匠精神】一位大写的“实干家”——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市政项目机电总工刘富强屈指数来,三十而立的刘富强已经在中铁十五局城分公司度过了七'...

【城轨工匠精神】一位大写的“实干家”

——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市政项目机电总工刘富强

屈指数来,三十而立的刘富强已经在中铁十五局城分公司度过了七年零八个月,在这2796多个日子里,他始终如一,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在一线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严于律己、兢兢业业,出色的完成着各项工作任务。

“不善言辞、谦虚务实、勤奋刻苦、技术过硬”是同事们对刘富强的总体评价。踏上岗位至今,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他用努力的汗水和无尽的坚持获得公司的认同。工作期间,他曾荣获公司盾构组装 “先进个人”;劳动竞赛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参建的广深港六工区S-550盾构施工喜获2016年“火车头奖杯”。他是当之无愧的“中铁十五局城分公司的工匠之一”。

爱岗敬业赢尊重

他常对盾构维修机电人员说:“要做盾构维修就要以同行业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盾构维修中,他把质量标准化管理放在首位。刀盘的组装焊接、台车组装、始发托架和反力架安装、管片拼装等,他都严格要求组员们按高质量标准进行。并对每位组员进行分工,调动每位组员的能动性,保证各自负责的范围和工作流程都符合标准化管理制度。

2014年5月,调度室电话铃声响起,盾构司机反映P2.1泵出渣不畅,左侧碎石机行程时间过短,碎石机出现故障。刘富强迅速报告项目领导,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会,会上研讨确定问题可能是碎石机轴承磨损导致。为确定碎石机故障原因,刘富强第一个进入气垫舱内进行检查。碎石机单个齿自重1.5吨以上,气垫舱内空间狭小,更换极其困难,且舱内温度达到40℃,空气湿度在90%以上,他认真排查,确认是碎石机轴承磨损。问题确定后,刘富强制定维修更换方案,在确认供货周期为10天的情况下,通知盾构设备正常掘进,减少推进速度,增大碎石机处泥浆冲刷流量,既保证了设备,又不影响施工进度。配件到场后,及时组织开仓,并按照既定更换方案对损坏的配件进行更换。期间,他一直在舱内盯着维修更换配件,气垫舱内温度高、湿度大气割造成舱内浓烟很大,刘富强发扬铁道兵迎难而上的精神,终于在36个小时将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到地面后,同事开玩笑说他像非洲人,刘富强看了看衣服上的油迹和汗水干后的白印子,再想想终于可以正常掘进,满意的笑笑走回宿舍。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真正将爱岗敬业表现在行动上,他用汗水和坚持换来了项目部广大干部和职工的普遍好评。

致力学习促提升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技术过硬”的评价,刘富强得来不易。

盾构是庞大而精密的仪器,很多技术参数都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每一项参数的变化都至关重要。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更加从容的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发情况。为此,刘富强不断要求自己学习,要求自己对待工作必须认真到极致。

大学四年的专业化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他没有骄傲,每次学习,总不乏他来来回回认真学习的身影。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他参加在海瑞克隧道机械有限公司驻场监造学习,参加广州西门子培训中心,参加项目部职工夜校组织的学习培训。每次学习他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他不善言辞,但只要谈到专业就会侃侃而谈,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不断刨根问底。项目上的人都知道他有个“记账本”,他的记账本上记载着所有工作中技术上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一次次给老师同学打电话,不断地从网上查、从书上学、不厌其烦地和厂家的维修人员、其他项目的同事及其他兄弟单位的同行探讨学习,并把这些来自不同的观点进行整合吸收,进行第二次学习。之后工作中再遇到同类问题,他总会提出他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办法。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技术能力;他时刻关注盾构相关资讯,不断深入学习土压盾构、泥水平衡盾构的维修保养、理论实践操作以及岩土方面的新知识,他一直秉承着“为学,正如撑上船,一蒿不可放缓”的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工作做到尽可能的极致。

苦心专研造不凡

众所周知,地下工程施工及盾构机维修属于高危行业,盾构设备机电维修又是盾构掘进的关键工作,这就要求机电人员必须有足够的实践理论经验,并对盾构机的构造、原理都有充足的了解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为此,除了盾构,其它的机械知识,刘富强也积极学习其原理、操作、保养等。自工作以来,他处理设备的大故障几十次,小故障数百次,为项目节省维修时间数百小时,用无私的奉献推动着中铁十五局城分公司一次次的发展。他只是中铁十五局城分公司无数个铁建人的缩影,他用专业、敬业、专注、奉献、极致要求诠释着铁建精神。

2015年2月~5月,广深港客运专线ZH-4标六工区,该段时间盾构掘进完成后,隧道表面滞后沉降严重,原来的二次补浆设备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他带领组员对二次补浆设备进行了改造,以丰富的相关知识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圆满完成了设备改造工作,达到工况条件使用效果,满足该阶段二次补浆的需求。

2016年3月~10月,正处于小浪底引黄工程七标的竖井开挖的黄金时间,施工过程中龙门吊多次出现故障,严重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刘富强与维修人员一起研究图纸,勘察现场,找出并快速解决问题,保证了施工进度,在业主面前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017年2月~3月武汉七号线11标盾构掘进期间,设备故障频发,施工队人员不够,盾构工期滞后,刘富强临危受命到武汉帮忙。租赁设备老化、严重维修人员缺少加上技术力量薄弱是制约工期的主要因素,制定针对性极强的解决方针。现场排查故障,他亲自查看细节,动手排除故障。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清除全部故障,创造了单班掘进10环的项目开累记录。

无数次的排除故障,一点一点的推进着公司的发展;无数次的努力,也让他收获了很多。

砥砺奋进续前行

2017年初春,公司调派在机电方面有丰富经验、技术过硬的刘富强同志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市政项目工作。而此时恰逢深圳的雨季,时而骄阳似火,时而乌云密布,这些阻止不了中铁十五局城分公司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市政项目施工现场的机器轰鸣和施工繁忙有序的。中间风井主体结构即将结束,马上进入盾构施工环节,在这个工序转换前接后应的关键时期,各种型号的机械设备进出场和运行状态的保持良好至关重要,而更为要紧的是下一步盾构的进场和调试。刘富强的到来为项目在关键时期完成艰巨任务增强了实力。

刘富强一到项目,就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抓紧时间充分了解工地现状、施工组织设计。在短时间内制定盾构机吊装方案和45T龙门吊安装方案,并在业主、监理、设计院等各方的评审会议上全票通过,充分显示了他过硬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

现在,他一边紧盯现场的施工设备,确保各种吊车等大小设备正常运转,一边协调下一步主要设备的选型和方案筹划,一边紧跟盾构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带领机电部所有员工为盾构始发做万全准备。

繁琐忙碌的工作中,他却越干越有劲,用他的话说“是企业培养了我,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城分公司 李丽云 刘洁 尉麒麟)

又见那群可爱的人

时刻大半年,我又一次踏上了去往宣城的火车,前往目的地绩溪县城。近两年来,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杭黄项目建设任务艰巨,物资供应便成了这场攻坚战中需要打好的“先遣战”。说到物资供应,就不得不提起那群可爱的人,他们夏顶烈日、冬迎风霜,辛勤工作在一线,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杭黄项目的快速发展;他们不怕苦更不怕难,无怨无悔的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从无怨言,默默的奉献一切,只为有一天,让祖国的铁路遍布大江南北,让祖国的桥梁架连接各座城市。

不辱使命保障工程物资材料供应

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杭黄项目经理周厚堂参加工作已有20个年头,在这20年里,他忙碌的身影留在大江南北,坚定的步伐印在荒山深处。

在项目建设初期,各个工作面相继打开,物资供应的压力成倍增长,各项所需物资更是数以千计。但又由于成本核算、生产周期、运输条件等相关因素,物资供应工作面临的挑战异常严峻。面对一个个急难险重的任务,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工程物资全部供应到位,不耽误工程进度便成了他需要解决的最大课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他秉承超前预控、周密计划、管控到位、主动服务的物资供应总体思路,根据物资供应计划,结合现场施工进度和安装顺序,及时召开会议进行沟通,做到现场需求和物资供应的有效衔接,人员、材料、机械等安排得当,每道工序都衔接紧凑、井然有序,常常是几天前就已经对后序工作做好了安排,从未出现过窝工、工序衔接不连贯等现象。同时,他要求项目部编制出工程物资配送服务手册、物资供应保障方案、配送计划表等,指导相关业务人员开展工作。

他勤督促、常提醒,大伙儿都亲切地称他为“周哥”。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标段内主体工程的物资供应任务,为工程的顺利竣工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用心沟通推动项目“杭黄模式”建立

想要做好工作就少不了交流沟通,积极的沟通交流能够确保信息畅通,便于理解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

办公室主任周超深知这一法则。2014年底,“杭黄模式”建立初期,他对这一管理模式理解还不够透彻,作为办公室主任,如何理解透彻、如何贯彻落实、如何给领导当好参谋,在他内心打了三个大大的问号。为此,他一边与中铁十五局局指挥部和公司机关相关业务人员积极联系沟通,探讨模式贯彻思路,另一边仔细研读中铁十五局各级领导深入杭黄项目一线时的讲话精神,从观念转变、资源配置、计划优化和架子队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边摸索边实践积累自身经验。

他在谈及进场后最棘手的工作时谈道,“当时‘杭黄模式’刚提出时,并不是很理解,有些工作没做好,只能多沟通、多研究,从2014年11月一直到2015年3月份,才基本理清思路,项目部形成了方案集中编制、资金集中管理、设备物资集中采购、资源集中调配四个集中的业务规范程序,以及‘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为指引的钢筋集中加工新模式,后来引进一大批先进机械设备后,硬件、软件的双重升级进一步推动了‘杭黄模式’的确立。”

履职尽责 做好自身本职工作

秦德刚,物资部一名老职工,物资协调工作的特殊性使他长期在施工现场及供应商之间来回奔波。特别是供货集中的时候,有时物资供应配送卸车慢、停时长,为了进一步强化卸车作业管理,防止产品积压、促进快卸快装。秦德刚与线下各分部积极协调,联系各部分专门派遣一名物资材料员与项目部对接,专门负责材料的装卸工作,在材料装车的同时进行签字,减少手续办理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物资供应站的物资购销工作对吕飞来说,着实是一大挑战。2016年底调入杭黄项目部后,他每天工作的部分时间都在与他人的“话聊”之间完成。起初,他在上一项目是干工程技术工作,调入杭黄物资供应站后,业务内容的突然转变让他有些猝不及防,因为物资购销业务他并不熟悉,加上年底工作强度大,他只能抓紧一切空闲时间询问有经验的同事,自己边摸索边前进。年底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怎么跟家人进行通话,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那时,好多东西都不太懂,久其网都没注册过,怎么提单也不知道,晚上经常加班,工作一忙起来,时间过的飞快,其他事情就忘记了,现在就好多了,业务都熟悉了,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负重前行 适应岗位工作需要

苏娜,杭黄民爆分部的内业员,近一年来,由于所学专业和工作内容相差甚远,她付出了许多努力。“刚入职时,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爆破内业工作,许多东西都不了解,加上工作比较繁琐,为了快速适应,刚来那段时间我天天加班,努力去适应这份工作,遇到不懂的我就问,始终以积极饱满的态度面对工作,即使再困难,我都咬咬牙坚持下去。”

这一年,她熟知了民爆物品备案、审批、检查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逐渐胜任起这份内业工作,完成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伴随着角色的更替,她体会到了不曾体味的责任与担当。她有些腼腆的说到,“虽然这个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小差错,但是我会马上改正,这些曾经失误的地方时刻警醒着我,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如今,苏娜各项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退去青涩的同时担当起了爆破内业员一职。面对每天繁琐、冗杂、琐碎的工作,她没有半点怨言,只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在成功中认真总结,在失败中仔细思考。

他们就是这样可爱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在所有的艰难困苦前敢为人先、在物资的及时供应中尽职尽责,他们用最直接的行动阐述着自己与杭黄的不解之缘。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 李艳青 王焕)

驰骋于千里运输线上的电力军

2000年12月31日第一台SS4G型0524电力机车在朔黄线上运营,参与中国神华集团铁路的联合运输任务,2001年8月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六公司铁路运输处成立,正式掀开了铁路运营板块发展的序幕,2016年12月11日中铁十五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党委关于加快“瘦身健体”要求的重大决定,对中铁十五局六公司铁路运营维护板块进行剥离,成立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在这个企业运输生产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朔黄铁路运输处的电力机车队也在断壮大。

“上山”“下海”勇前行

他们有的来自于云贵高原中部的云南楚雄,也有的来自于有着西北小江南之称的甘肃天水;有的来自于中国第一帝都陕西咸阳,也有的来自于有着世界上最好草原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有的来自于山城重庆,也有就是河北沧州本土人士,在这里他们却有着同样的一个名字,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电力机车队机车乘务员,他们驰骋于塞北神木到渤海湾黄骅港的千里运输线上,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者铁道兵当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乘务员口中常说的“上山”“下海”并不是真正的攀登山峰,潜行海底,而是因为在运输处所在地肃宁县去往山西神池的路上途径山区,地势逐渐增高,因而俗称之为“上山”,而在肃宁县去往的黄骅港位于渤海之滨,将煤炭资源输出至我国南方及海外市场,故俗称之为“下海”。神池南-黄骅港这条运输生产线全长580多公里,途径多处隧道、桥梁、弯道、大坡度地段,要求乘务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饱满的精神状态。铁路运输过程中风险因素多,控制难度大,雨雪大雾等天气更是加大了运输难度。2014年2月底,朔黄铁路运输处沿线大雾弥漫,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米,及时启动不良天气应急预案,确保了作业安全,运输通畅;2016年7月19日大雨期间他们在暴风雨中坚守20余小时,确保了人身安全,在十六年的运输之路上乘务员遇到的运输难题不胜枚举,然而困难却从未成为他们前行路上的阻力,推到拦路虎,铲平荆棘路,在安全平稳的完成每一次运输生产任务的路上不断前行。

做强做大留美名

2004年曾被肃宁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曾被朔黄铁路公司授予“先进单位”称号,更多次被中铁十五局、公司评为“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运输处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其中也不乏这支“电力军”的功劳,电力机车队中深藏许多优秀人才,这个团队中每年都有人获得金牌司机、优秀指导司机、先进生产个人等诸多称号。

运输处以“守住神华是本分、发展神华是功臣、丧失神华是罪人”的企业发展价值观,时刻敲打着每一名朔黄运输人耳边的警钟,作为运输生产一线的电力机车乘务员更是深感责任重大,生产任务的加大,万吨、两万吨的“神华号”交流机车陆续上线运营,不断的加重着乘务员肩上的重任,于2017年4月10日正式开行的重载两万吨列车,在响应朔黄铁路公司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绿色、高效、数字化”重载铁路发展战略的同时,更是为朔黄铁路运输处、公司、中铁十五局画上了光辉一笔。

敬业奉献稳前行

凌晨2点钟,在大多数人正在沉睡的时候,他们正飞快的行驶在铁路线上;大年初一,在大多数人正在与亲人团聚的时候,他们正像往常一样工作在电力机车上;每个周末,在大多数人正在享受的欢愉的时候,机车成了最好的亲人与伙伴。因为无法陪伴,他们会受到亲人、爱人的埋怨,对家人虽有亏欠,但对待工作他们却毫无遗憾。经常不在家,机车操纵间成了他们的“家”;没有时间娱乐,他们就把火车的鸣笛声、车轮与钢轨的碰撞声当做最美乐曲。出勤、接班、出库及挂车作业、发车、途中运行、调车作业、到达及入库作业,这些最为熟悉的业务操作重复出现在他们每一天的生活中,他们司机手账上清晰的记录了他们“行踪”,每天都在扎实稳进的工作,学习也同样不间断,学习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知识竞技让他们的“功夫练得更为炉火纯青,”。朔黄铁路运输处见证了许多电力机车乘务员从学员到副司机再到司机的成长,乘务员的队伍也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不断壮大,他们平凡而敬业的工作,努力推动着企业的车轮不断前行。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 刘春霞)

1.晨星资讯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晨星资讯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晨星资讯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晨星资讯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晨星资讯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